我校研究成果写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年)》
并入选“太空人体研究七大进展”

2024年末,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向世界公布了《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年)》该报告细致回顾了过去两年中,中国空间站平台上的科学研究与应用探索,系统性地整理并总结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实验数据。此次报告从众多项目中筛选出34项代表性研究成果与阶段性进展。


我校心血管病研究所胡士军教授、沈振亚教授携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莹辉研究员共同完成的研究项目《代谢重塑调控心肌细胞微重力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Research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etabolic Remodeling in Regulating Microgravity Effects on Cardiomyocytes)入选太空人体研究七大进展

该项目聚焦微重力诱导心血管功能障碍的突出问题,开展人尿液细胞重编程多能干细胞分化心肌细胞的在轨研究,于20211016日随神十三号进入中国空间站,心肌细胞的钙瞬变信号随中央电视台2021129日的天宫课堂第一课传输到地面。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硫胺素(维生素B1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可提高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水平,并改善心肌细胞以及心脏功能表现。相关内容已发表在高影响力学术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在《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年)》发布之际,2024123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胡士军教授团队进行了采访,向大众展示了项目从2016年至今的探索准备及后续工作推进。


该项目是在中国空间站上开展的第一个细胞学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人心肌细胞钙荧光信号在轨实时监控和分析,未来经过充分评估和论证后,有望通过调控硫胺酸摄取和代谢改善航天员的微重力适应性,加速太空飞行后心血管功能恢复,并有望在人体其他生理系统的微重力效应中拓展应用

(苏州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院部设置 科学研究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